“虫虫特工队”名片
队员:
花绒寄甲、赤眼蜂、肿腿蜂、啮小蜂、瓢虫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技能:
通过捕杀或寄生来消灭害虫
档案:
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有肉食性瓢虫、蒲螨、蠋蝽、食蚜蝇等。寄生性天敌昆虫分成外寄生和内寄生两大类:前者是指把卵产在寄主体表,让孵化的幼虫从体表取食寄主身体;后者是把卵产在寄主体内,让孵化的幼虫取食害虫体内的组织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气温逐渐升高,林子里、稻田里、菜地里的害虫卵正蠢蠢欲动,待温度再升高些就孵化成虫。此时,位于长沙的国家林草局南方天敌繁育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迎来了一年最为繁忙的时节。这里正在紧锣密鼓地培育赤眼蜂、肿腿蜂、花绒寄甲、啮小蜂等害虫“天敌”,组建一支战斗力、杀伤力极强的“虫虫特工队”。
什么样的昆虫才能加入“虫虫特工队”?它们有何战绩?带着这些疑问,20日,记者走进研究中心一探究竟。
揭秘 为何组建“虫虫特工队”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大自然总是以自己的方式维持着万物平衡。哪里有害虫,哪里便有能克制它的天敌;如果把这些“天敌”巧妙地加以利用,就能让它们成为病虫害防治的“精兵强将”。
“组建‘虫虫特工队’就是为了‘虫口夺食’。”研究中心生产部主任袁冬菊介绍,所谓天敌昆虫,一般是指以其他昆虫为食的昆虫种类,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昆虫,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有瓢虫、草蛉、胡蜂、食蚜蝇、捕食螨和蜘蛛等;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包括寄生蜂、寄生性螨类等。
“自然界的昆虫间存在天然的取食关系,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正是用生态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袁冬菊告诉记者,生物防治的思路归根到底是在追求平衡,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生物种群之间原有的动态平衡,害虫在人为干扰下易筛选出群体抗性,同时益虫也在减少甚至消失,最终导致药物防治的效果不佳,“若使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方式替代和削减化学农药,可大大降低对环境、空气、土壤、水体的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实现有虫无灾。”
记者注意到,该中心已建立成熟的花绒寄甲、赤眼蜂、肿腿蜂、啮小蜂等20余种天敌昆虫工程化繁育技术体系,能够消灭200多种农林有害生物;每年生产花绒寄甲成虫500万头、卵1亿粒,赤眼蜂200亿头,肿腿蜂500万头,啮小蜂5000万头,瓢虫10万头……
一批批“虫虫特工队”正陆续奔赴全国各地的森林和田野,为守林护树作出自己的贡献。
出战 赤眼蜂启动“一级响应”
说起战斗力极强的“虫虫特工队”,不得不提“特工队一哥”——赤眼蜂。该中心赤眼蜂繁育研发最早,技术也最成熟,每年从研究中心要飞出约200亿只赤眼蜂。
原来,一些害虫在产卵时会释放一种信息素,赤眼蜂能通过这些信息素很快找到害虫的卵,并在害虫卵的表面爬行,不停地敲击卵壳,快速准确地找出最新鲜的害虫卵,进而在那里产卵、繁殖,通过使寄主的卵无法孵化,以实现生物防治。
眼下正值油茶林生长发育季,毒蛾、蛀蛾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却对油茶树的枝干、叶、果实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可喜的是,由赤眼蜂组成的“天敌战队”启动“一级响应”,它们抓紧时间在这些鳞翅目害虫的虫卵上产卵,也为油茶林扫清了“成长的烦恼”。
“别看赤眼蜂的个头比针尖儿还小,在农业上发挥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袁冬菊告诉记者,比如,玉米螟作为玉米的主要虫害之一,会造成玉米减产、品质降低。赤眼蜂则一般将卵产在玉米螟卵内,发育成蜂后咬破害虫卵壳羽化,再去寻找新的害虫卵寄生,防治效果能持续夏秋两季。
赤眼蜂的大规模繁育一般在4月中旬,眼下该研究中心各种筹备工作已经开始。在赤眼蜂的孵化室,只见一排排竖放的“羽化床”上挂满了柞蚕卵,用于保种的优质赤眼蜂将在柞蚕的卵中孕育。不久后,它们就将开始大规模繁殖。
目前,中心实现了赤眼蜂的自动化、产业化繁育,攻克了赤眼蜂产品储存、包装及运输等方面多项技术难题,大大提升了繁育效率。
呵护 像照顾婴儿一样养虫子
养昆虫对环境要求很高,虫子既怕冷又怕热,生产室的温度一般要求26℃~28℃。因此,中心的人工气候室无论炎夏还是寒冬,都能保证温度在26℃左右。
在这个“天敌工厂”中,不论益虫还是害虫,都需要精心培育,让它们遵循天性来吃喝繁衍。工厂里,接种车间、饲养车间、包装车间、冷藏库、食料消毒间、保种室等一应俱全,科研人员会在这里完成从培育、接种、扩繁、包装到冷藏的整个过程。
养益虫的同时,还要养害虫作为食物,研究中心内也因此形成了一种生物链。“比如,我们养的面包虫就作为花绒寄甲的食物;另外,虫子们喝的水都是烧开后再放凉,我们像照顾婴儿一样照顾小虫子。”
大量昆虫生产出来后,该怎么保存?袁冬菊介绍,一般都是根据订单量来生产昆虫,“像瓢虫类的,虫卡制作完后,能存放一周左右,卵的孵化率也没问题。捕食螨成品生产出来后,低温4℃~8℃也可以放一段时间。”因此,昆虫在繁育出来后,一般会迅速发往需要的农企和农户。
据了解,该中心繁育的天敌产品除了在湖南省内80余市县广泛应用外,花绒寄甲、肿腿蜂、赤眼蜂等天敌昆虫已成功推广到湖北、江苏、浙江、新疆、四川等20多个省份,成为我国南方地区天敌品种最多、生产规模最大、应用领域最广的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单位。
当“天敌昆虫”越来越多,害虫不够时,这些天敌会不会成为另一种害虫?记者发出疑问。“这是不可能的。”袁冬菊说,天敌的取食具有专一性,当害虫多时,它们因食物丰盛而加快繁殖;消灭树上的害虫后,它们也就因缺乏食物而死亡,“某种程度上,天敌与害虫保持着动态上的平衡。”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