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悄悄排掉了

2023-03-21 08:11:48 来源:越女事务所
图:Petrichor echo

跟进一下欧美银行的危机,风波还没完。

我会借这个事,再聊聊国内的一些理财风险。

最新的情况是:


【资料图】

瑞信又被挤兑出了风险。

然后这两天,瑞士官方被迫出面,让另一个亲儿子瑞银出面收购了瑞信。

但有个骚操作。

瑞信之前发行了千亿级的 AT1 债券。对于这个债,各方就甩脸不认账了。

按常理来讲——

一个公司破产了,先得还掉对债主的欠款,股东再分剩下的钱。

债务的清偿,比股票优先。

全球都认这个理。

瑞信这个事件中,债主的钱一把归 0。反倒是买了瑞信股票的人,因为瑞银的收购,还能捞回点损失。

这极大地违背了常理。

所以,很多 AT1 债的投资人很愤怒。

目前银行业的信心危机,一时半会好不了。

讲到这里。

我再细说下国内的银行吧。

我们国家有几千家银行,很多名字大家都没听过,这几年闹了非常多的坑了。

但除了荷兰村镇银行事件,大家没怎么踩过坑,听说过这些风险。

这是因为——

很多的雷,用我们的特色法子,给提前排除掉了。

如果有心留意的话,大家会发现,近两年密密麻麻有很多新闻:

银行与银行合并。

合并就是为了管控风险。

这个过程中,原本的一些小破银行,被更大更强的银行给吸收掉了。

无论银行怎样合并——

存款没出事。

会转移到新银行,由新银行进行兑付。

此外,很多银行的股东已经出了风险。

比如养猪的上市公司正邦科技,它就是江西一家知名银行的股东。不少人在这家银行还有存款。

正邦目前已经走到了破产边缘——

但这家银行的储户,不用担心存款安危,至少 50 万以内由国家保障。

...

虽然在银行存钱不用担心,但买银行股是另一回事。

我昨天说,我买了点五大行,用来收息吃分红,每年拿个 6-7% 收益。

有的人问为啥不买规模小一点的,发展更快的银行股票。

嗯 ...

银行业不出事的话,光鲜亮丽,个个都是浓眉大眼的好小伙。

一出事,危机传染爆发得特别快。

金融行业有个原则: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ll。如果政府要救,也是先救大银行。

我还是拿大银行收息吧,更安心。

(当然瑞信已经是挺大的金融机构了,也没能扛过去)

我上周还讲到——

银行卖的理财,并不受存款保险保护。

哪怕是风险极低的 R1 理财,也不受保障。

有的朋友听到就慌了。

那,理财还能买么?

不保本保息,并不意味着风险大。

这俩不是一码事。

拿 R1 理财来讲,它会涨涨跌跌。

它可能有这种表现——

你买了 100 万后,半年后涨到了 102 万。极端情况下,它又突然跌回了 101 万。

再过了一段时间,它又涨到了 103 万。

这已经是挺极端的表现了。

你说它保本保息么?它并不承诺;但它风险有多大么,真不至于。

反而——

正因为 R1 理财,分散地买了很多债券,本金不会一把亏没了。

所以理财人要明白一件事:

" 虽然不承诺保本保息 ",但也可以做到 " 风险很小 "

那些承诺保本保息的产品,有时风险更大。

举个例子——

有些房企会推荐「回租房」。

你买房,它承诺帮你出租,每年给你 5-7% 的收益,由房企来保本保息。

很多人真正花钱买下来后,收了几期租金,就遇到了房企翻脸。

下调,或是拒付租金。

...

保本保息的核心,得看给出承诺的主体

国家的承诺,和普通商业机构的承诺,实力是不一样的。

真正由国家强力出面,有强力托底措施的,主要就是这几种了:

存款,保险,国债,社保养老金 ... 等。

这些都属于国家信誉范畴。

ps.

世道越乱,金价越好。

最近黄金价格出现了普涨。

我看了一眼我去年买的两根金条,总共 30 克。

当时买的时候,是 418 块钱 / 克。

今天再看同样的产品,价格涨到了 467/ 克。

我当时买的就不便宜,也跟大伙说过这事,是抱着 " 搞个行为艺术 " 的想法入手的。

没想到拿到现在,还是涨了不少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